米乐网

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调研行|济宁:抓好技改“强引擎” 激活发展“新动能”

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调研行|济宁:抓好技改“强引擎” 激活发展“新动能”

时间: 2025-03-25 发布于:案例图库

  济宁新闻网讯(记者 孙灵猛 孙淼 通讯员 许文 梁珊 孔一岚)济宁市聚焦“232”产业集群,实施“技改提升年”行动,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赋能产业转型升级。

  本台记者孙淼:“我现在是在山东佰世达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企业12条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,日生产能力能够达到1万立方米,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。”

  地处任城区的佰世达木业主要生产各种板材制品,为拓宽产品门类,公司投资1.8亿元建设年产18万m³超薄纤维板改扩建项目,通过引进瑞典先进热磨机、德国西门子全套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等先进设备,产能大幅提升。

  山东佰世达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兴民:“将相对落后的层压线升级改造为薄板生产线,产品涵盖亚光板、砂光板、防潮板等多个系列。产能由原来5万m³提升至18万m³,能耗降低20%。”

  目前,企业正加大产品研制,融合纳米技术,开发新型环保板材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
  山东佰世达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兴民:“该板材具备超强抗污、抗菌性能的同时,甲醛释放量近乎为零,能够完全满足高端家装与医疗、食品等特殊领域的严苛要求,抢占绿色环保板材市场高地。”

  政策助力,企业加速转型。今年,任城区用好技改贷款贴息、设备奖补、专项再贷款等政策,加大设备更新力度。

  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张学鹏:“抢抓‘两新’政策红利,支持引导一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落地实施。加强用地、用能等要素保障,着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,助力企业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。”

  数智赋能,传统产业提质增效。位于嘉祥县的圣润纺织是一家纺织系列新产品研发、生产企业,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全自动智能摇纱机,解决了摇纱工序难题,实现了清花、梳棉、并条 、细纱等全流程加工。

  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厂副厂长李丽侠:“传统纺纱都是采用人工落纱,经过升级改造后由机器人取代,今年,公司又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细纱集落装置,完全取代了人工落纱,原来落纱需要4分钟,现在几十秒就可以完成。”

  目前,企业每年生产各类腈纶纱4万吨,为下游客户提供上百种新型腈纶材料,产品远销国内外28个国家和地区。

  山东圣润纺织有限公司纺纱厂研发部主任付士湖:“目前,我们正在建设数字化智能纺纱产业基地项目,建成投产后,可实现年出售的收益10亿元、利税1.1亿元,带动就业400余人。”

  今年,济宁市开展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,建立“千企千项”技改项目库,每年实施1000个以上技改项目,推动煤炭、化工、纺织服装、轻工、建材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